我国处于无人驾驶和有人驾驶过渡期
2017
卡盟网
浏览
分享
摘要:宇通、金旅等国内不少客车厂家都早已开始无人驾驶巴士的研究并发布了相关产品。那么,在开展实际路测前,面对复杂的路况,无人驾驶巴士该何去何从呢?
宇通、金旅等国内不少客车厂家都早已开始无人驾驶巴士的研究并发布了相关产品。那么,在开展实际路测前,面对复杂的路况,无人驾驶巴士该何去何从呢?
“中国的无人驾驶巴士技术与国外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王健介绍说,从郑州宇通无人驾驶巴士在开放路段进行全程测试,到厦门金旅6.2米无人驾驶纯电动小巴亮相**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我国无人驾驶巴士的发展处于较为领先的状态。
“目前,我国无人驾驶巴士可以做到**驾驶员的水平。”王健说。他进一步强调,要用一个正常的态度去看待,开始上路运行的无人驾驶巴士出现的此次轻微事故。
王健认为,无人驾驶巴士实现运营,也是无人驾驶乘用车落地的前奏,这也是*容易实现的一种无人驾驶模式,对将来的无人驾驶乘用车会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由于中国路况以及交通情况相比美国要复杂,无人驾驶测试价值比美国更高。那么,针对中国情况,无人驾驶巴士真正实现上路还需要哪些准备?
重庆交通大学公共交通学者王健教授则认为,根据新闻报道的信息来看,停车让行已经是该辆无人驾驶巴士当时做出的*合理的决策,因此不能认定为是技术上的缺陷。
在王健看来,对无人驾驶进行全方位的任务分解,提高决策算法,不断积累开发经验,都是我们要准备的工作。
当然,王健也表示,从决策感知层面来说,无人驾驶巴士在技术上还具备提升空间。“我们现在就是要对无人驾驶巴士建立一个良好的认知规范,面对这样的事故,我们从决策、感知、执行三个层面去检查,从车辆的功能上进行改良。”王健说,这将对无人驾驶巴士的真正应用大有裨益。
而在未来,面对我国巨大的汽车存量,我们或将长期处于无人驾驶和有人驾驶混合运行的过渡时期。因此,王健指出,要打破无人驾驶车辆的可以应对任何安全状态的认知神话,“只能说无人驾驶车辆可以做到有效感知、决策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