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盟网 中国领先的汽车团购平台
关注微信 400-666-7950
卡盟网 团购资讯 行业新闻 喊话罗永浩:预算500万,凭啥买理想ONE?

喊话罗永浩:预算500万,凭啥买理想ONE?

2020

06/15
11:36
来源

卡盟网

浏览

4895

分享

摘要:500万元预算随便选,你会买什么车?

作者丨朴正浩


500万元预算随便选,你会买什么车?


也许你会选择劳斯莱斯、宾利或者法拉利,但罗永浩的答案却是“理想ONE”。


“除了解决不了某些人很在意的面子问题,没能像特斯拉那样提供超跑般的推背感,理想ONE是能在这个价位买到的全世界最好的车。”罗永浩对这款车的评价不可谓不高。


理想ONE,是2015年诞生的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推出的首款车型,定位中大型7座插电式混合动力SUV。而这款产品的售价是:32.8万元,不足预算的6.6%。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创始人兼CEO李想也得到了罗永浩的褒奖,与特斯拉CEO马斯克一道被评为少数“懂产品”的汽车人。


作为最早入局造车的新势力之一,理想汽车曾走过一段弯路。但随着理想ONE的发布,这家造车新势力已经跻身新势力的第一梯队中。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了老罗的力挺外,理想汽车近期出现在新闻上几乎都是因为负面。继刹车失灵、街头自燃后,其被曝出的断轴事件,正不断发酵,这为其未来的销量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尽管理想汽车已经采取了正面解决的方法,但这些事件始终会如同烙印一般跟随着理想汽车。


磕磕绊绊走过5年,近期又遭遇一系列负面消息,难道理想汽车只剩下了“理想”?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01


理想美好


从产品角度来讲,造一款没有里程焦虑的电动汽车,一直是李想所追求的。


一直以来,里程焦虑主要由三方面因素导致:续航里程低、充电桩覆盖率低和充电效率低。对于车企来说,解决里程焦虑需要考虑到问题的复合性。


相比于纯电动汽车,理想ONE的增程式混合动力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里程焦虑问题。而相较于普通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理想ONE的驱动模式为电动,且纯电动续航里程更长。


回归到产品力层面,理想汽车也获得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可。


42号车库CEO陈晓晴就十分认可罗永浩的观点:“理想ONE综合体验较好,在同等价位,几乎没有直接的竞争产品。”


一位测试过上百款汽车的产品评测专家去年为自己订购了一辆理想ONE。他对亿欧汽车表示,剔除品牌价值和新能源汽车身份,综合考虑配置、动力性能、车内空间和材质等因素,理想ONE都是一款性价比足够高的产品,而且对有舒适性要求的家庭出行极其友好。


此前,当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横扫国产品牌时,国产品牌利用高性价比获得了生存和增长空间。如今理想汽车在品牌影响力尚未成型之时,在性价比层面也是给出了一定诚意。


从产品表现来讲,理想ONE的外形尺寸和轴距均和宝马X5相当,但价格却不到宝马X5的一半。而与其处于同一价位的汉兰达、宝马X3等对手,在空间、尺寸等方面都明显小于理想ONE。


在加速性能方面,即便是主打家庭用车,理想ONE的表现也好于同级燃油车对手。当然,这主要得益于其在动力形式方面采用纯电驱动方式。


在理想ONE上市之初,理想汽车曾为自己的2020年定下了10万辆的销量目标。


从同级对手的销量规模、极高的综合产品力和性价比、对用户诉求的精确把握等方面看,理想汽车定下这样的目标似乎非常合理。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特别是对于这样一个没有任何积淀的新企业来说。在5月27日,理想汽车才刚刚迎来自己工厂下线的第1万辆理想ONE。


02


命途多舛


2014年,易车董事长李斌与乐视董事长贾跃亭先后宣布造车,“互联网造车”从此开始走向高潮。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仅在2014年和2015年,新成立的造车企业数量便超过300家。


区别于主流造车方案,在创业之初,李想为车和家规划了两条道路,分别是“小而美”的低速电动车SEV和“大而全”的增程式电动SUV。


2016年12月,李想在微博透露,车和家即将在巴黎和旧金山启动共享出行业务,而提供服务的首款车型SEV也正式上路。


但没过多久,因中国低速电动车合法性问题无法得到解决,SEV车型项目被迫中止。李想迈出的造车第一步最终踩了个空,这让他不得不将精力集中在增程式电动SUV项目。


生产汽车,就需要生产资质。为解决生产资质问题,理想汽车选择6.5亿元收购力帆汽车。好巧不巧的是,刚刚手握资质,国家便出台政策,放宽对新能源汽车产能投资项目的准入。


走过跌跌撞撞的四年时间,车和家旗下第一款车型理想ONE终于在2019年4月正式上市。紧接着,车和家正式更名理想汽车,并在同年四季度推出2020款车型。


虽然直接交付理想ONE 2020款车型时间延至再延,但好在已经步入正轨。2019年的最后一天,李想在微博表示,“2019年12月生产了1530辆汽车,交付超过1000辆。”


让李想颇为无奈的事情又发生了。2020年4月,国家出台政策将新能源汽车补贴售价限定在30万元内。这对于刚刚上市的理想ONE来说无疑又是一次打击。


李想,甚至被autocarweekly评为“每一步都踩在政策巨坑里”的人。


但从当下情况看来,李想不只踩在了政策“深坑”里。在上市之后,理想ONE频频被曝“质量”问题。车顶漏水、刹车失灵、磕碰断轴、汽车自燃……多个问题均指向了这款产品。


汽车行业木桶效应非常明显,在研发、生产、供应链管理、销售等环节中,任何一方面的不足都会影响其产品的呈现。相比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略显稚嫩。即使能够从传统车企抢夺人才,但造车功力终究还是需要时间来沉淀。


一路走来,理想汽车不仅耗费了大量资金。更重要的是,对比其他头部造车新势力,目前,蔚来、威马汽车、小鹏汽车均已推出旗下第二款车型,拥有更加丰富的产品线。如此对比下,理想汽车慢了不只一步。


03


不再“倔强”


对于李想本人,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用“目标坚定,态度淡定”这八个字来评价。


“目标坚定”,有时候可以被看做一种坚持己见的固执;而“态度淡定”给人的则是一切尽在掌握中的自信。


多次的“踩坑”经历,外界开始将矛头指向李想,尤其是对政策和战略方面的考量。


一位接近李想的相关人士如此评价这位连续创业者:“他是一名产品经理型的CEO,也是一名接地气的理想主义创业者。”


“出身互联网行业的李想以解决市场痛点为导向做产品,但在政策和营销方面并没有倾注过多精力。”另一位曾接触过李想的业内人士如是说,“减少资源向政策和营销层面倾斜能够让企业更专注产品。但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公司还是应该慎重权衡资源分配。”


如今,李想的态度也不再一直“淡定”,偶尔也会忍不住谈谈“黑粉”。而李想的思想也不那么“固执”,开始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


曾坚称理想ONE是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型的李想如今已放下了原有的坚持。4月30日,李想在春季媒体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不再强调理想ONE是“增程式电动车”概念,而统一口径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这样对用户,对我们,对媒体都好。”


深知在营销方面有所落后,李想和理想汽车正努力与其他新势力同台争宠。2020年4月,李想首次参加直播活动,真正走向大众消费者。此外,理想ONE走进西藏的营销内容也开始被越来越多消费者看到。